传承红色精神 拉响时代旋律

发布者:维护3发布时间:2023-12-20浏览次数:11

活动详情

为了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情怀,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课余文化生活,青马学习小组于12111700-1930,在图书馆四楼爱迪科森报告厅组织了《八子》此次观影活动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应该紧随党的领导,学习相关红色精神的内容与内涵,强化自身思想觉悟,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电影简介

《八子》海报

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地区,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,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,她将八个儿子先后送入红军,奔赴战场前线。但战火无情,兄弟中的六人陆续牺牲,只剩下大哥杨大牛和最小的孩子满崽。满崽找到了大牛的部队,成了哥哥麾下的普通一兵,经过一场场战役的淬炼,新兵满崽迅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。最后的战斗打响了,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,杨大牛带领弟弟满崽和全体战友浴血肉搏,直至弹尽粮绝。

英雄的身前,是枪林弹雨的沙场,而在英雄的身后,家乡的村庄依然宁静安详,微风吹过金黄的稻浪簌簌作响,一位年迈的母亲正在村头的小路旁孤独的守望。

活动详情

   电影结束后,同学们收获了许多,他们各抒己见,分享了电影中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瞬间。


有一位同学表示,让她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在电影的最后炸桥的场景,三排最后的几位战士们为了争取时间炸掉铁索桥,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,在桥头和源源不断的敌人激战,战士们前仆后继,壮烈牺牲,满崽和哥哥大牛在桥上的呼唤,是长子对满崽的嘱托,是满崽对大哥的不舍,令人热泪盈眶。

电影中的名字八子正是指电影中老杨家的八个儿子,他们最后都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,而影片中的八位烈士的故事,有着现实原型,他们将家国大义放在了儿女情长的前面,他们英勇无畏,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,用自己的热血为党为祖国为民族换来了更美好的明天。 

活动总结

电影《八子》令人揪心的,不只是战士们在硝烟四起,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拼杀的悲壮,还是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在村头的老树下守望的悲戚。无论是八子,还是他们的母亲,亦或是千千万万个与他们相似的母子们,都有着追求幸福的权利,但是他们却毅然决然投身革命,用自己的个人的幸福,换取了祖国的和平,这样的红色精神,将永远激励着我们,不断进取,为家国,为民族,创造美好的未来!